暑期“三下乡”:湘潭大学博士服务团走进安化茶乡 探寻梅山剪纸传承新路

时间:2025-07-21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

分享到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号召,近日,湘潭大学梅山剪纸数字化传承博士服务团深入安化县,开展以数字技术驱动、红色基因赋能为双核的社会实践。

团队聚焦梅山剪纸非遗传承,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自主设计并开发“梅山剪纸数字体验馆”网站平台。该平台由博士团独立完成内容架构与功能开发,创造性融合红色文化与剪纸艺术,拟将安化红色革命故事与英烈事迹转化为数字化剪纸纹样库,并将原创设计“红色剪纸解谜”“革命故事拼图”等网页互动游戏模块,以沉浸式体验生动呈现纹样背后的红色历史,探索非遗传承的数字新路径。

在安化团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博士团前期已采访梅山剪纸锉花技艺传承人姜再行、益阳市代表性传承人向惠金,深入了解其传统技艺的传承现状与创新实践;实地参观由湖南大学陈飞虎教授设计的梅山文化园,陈飞虎教授围绕梅山文化的物化载体建设与数字化传播,对博士团进行了专业指导。

在安化团县委副书记车德衢的带领下,博士团先后参观安化黑茶文化艺术馆、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时光市集,深度探析黑茶产业创新路径,为梅山剪纸数字传承探寻新模式与灵感。

在安化黑茶文化艺术馆,博士团系统掌握了安化黑茶的千年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深入了解其作为国家重点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现状。馆内丰富的数字影像与全息化呈现手段让服务团成员深受启发,从沉浸式视觉体验到互动式信息展示,数字技术的运用在非遗保护中的价值再次被确认。“这里不仅是茶香四溢的艺术空间,更是古老黑茶文化活态化的范本。”一位团队成员在参观后感慨,“数字手段让尘封的历史更富生机,正是剪纸保护可借鉴的路径。”

随后,博士团抵达湖南华莱黑茶产业园,实地调研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运营模式。安化县经开区办公室主任邹娇与华莱公司研发总监贺军辉带领团队参观,从现代智能化生产线到精深科研体系,从国际市场拓展到产业生态链构建,向团队立体展现了非遗融入时代发展的“产业密码”。参观途中,团队重点关注了茶文化与红色文旅融合的成果展示——在党建引领下的非遗保护经验、党建空间中的特色文化元素,正是梅山剪纸挖掘红色资源、推进文化赋能的现实参照。

行程末站时光市集,文创活力触手可及。这座在安化古楼原貌基础上修缮而成的市集,秉持“最小干预”原则,既保留了古楼的历史肌理,又注入了鲜活的文创气息。博士团与安化县团委副书记车德衢及时光市集负责人展开座谈交流,围绕梅山文化、黑茶产业与梅山剪纸的协同发展深入探讨,重点讨论如何将非遗传统文化以创新形式呈现,探索更贴近青年群体的传播路径——从梅山文化的年轻化文创设计到互动体验项目的开发,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与青年兴趣点的结合方式,为非遗吸引青年关注寻找突破口。

此次主动服务地方发展战略、推动校地融合的生动实践,不仅让湘潭大学博士服务团从地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产业化实践中获得了宝贵启示,更推动了梅山剪纸非遗研究与数字化保护的深度融合,为传统文化技艺在数字时代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传播奠定了基础。未来,博士团将以黑茶产业的成功实践为借鉴,持续探索“数字建模+创意活化”的双重路径,在红色梅山剪纸的现代转化中兼顾艺术价值与产业效益,通过数智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融合,让梅山剪纸等非遗实现破圈重生。

责编:吴影

一审:曹歆媛

二审:吴影

三审:姜南茜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

友情链接